第119节(1 / 1)
严江微笑道:“可放水中煮之,或以水泡之,能食。”
王翦吩咐左右:“水来。”
于是有人端上两罐水,一者用兵戈撬下两块,泡煮于水中,水煮只要了片刻便软化可食,泡饼则要花上半刻时间,但只要软些,亦能食之。
王翦将军认真将两块饼子都吃了,对其非常满意,对严次卿和颜悦色地道:“此粮能做军粮,老夫谢过严卿所赐之粮,待会便向王上请命,为您表功。”
小麦在关中已经大面积种植了,可是军粮如今还是以粟米为主,但若做成盔饼——王翦自认可以用麦代粟,在这场和楚军拼粮的大战中,轻易把他们碾压下去。
虽然——王翦心中门清,以严子之受宠,根本不必他请什么功。
蒙恬则小声地问这盔饼若多发些时间,可否也能存放?
严江表示当然也可以,只是存的时间没那么久罢了,但十天半月,还是可以的。
蒙恬小声谢过严子,说代替大秦军士谢过严子放过他们牙口了。
严江微笑点头,说不必谢了。
然后他不经意地道:“若觉得盔饼携带不便,我在西方亦见过主妇将盔饼做成棍状,不但易于携带,还可做武器将窃贼打死,泡汤亦不用撬开,泡上一端就可。”
欧洲黑面包,能吃能战斗的强大武器,不传播一下太可惜了。
周围将士想像了一下自己挥着棍饼打死敌军,然后用沾血的棍子泡着热汤吃饭的情景——一时间皆面有菜色,蒙恬更是对每天要面对大王与严子的弟弟蒙毅充满了同情,遇到这么能来事的两个大人物,阿弟的日子该是多么坎坷啊!
但毕竟是好主意,蒙恬还是面带微笑与感激,谢过严次卿的大计。
严江又说不必谢。
然后,两拨人各自还有要事,和严江深情款款地告别。
严江于是离开大营,又去了看望了不远处的李信,他忙了快一月,终于道别秋播,领着士卒开渠蓄水,为麦苗春日的反青用水做准备。
这位帅小伙仿佛看破红尘,见严江前来探望,只是将手中的锄头在手上转了个圈,一插,立在旁边仿佛一杆长枪,抱着胸看他:“这军囤之计,定你是想出来的罢?”
严江微微一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事真不怪我啊,信弟~”
李信冷哼一声:“少说歪理。罢了,楚国粮草欠收,等到来年,必然前来袭击,总有我立功之时。”
“但你能沉下心来种田,倒是难得啊。”严江绕着他转了一圈,看着他一身麻衣短打,却依然英姿勃发的模样,夸奖道。
“总有用得到的时候,”李信白他一眼,拿起锄头,继续和士卒一起挖水渠,“还有何事?速速说来,我忙呢,快下雪了,到时土更难挖。”
严江看着他一脸佛系的样子,笑了笑:“想不想去楚营转一圈?”
佛系李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得王将军同意。”李信矜持地道。
“放心,我去说,一两天就回来。”严江只是好奇,这对持快一年了,楚军如今是什么模样。
陛下爬起来时,看到阿江说出门几天,去楚营转转,很快回来的纸条。
它就知道!
它就知道自己这国境四方都关不住这条江!
于是起身,它在寒夜里艰难地舒展翅膀,向着楚军大营飞去。
秦楚两军对持于汝水河边,相距不过二十里,它片刻就能来回,寒夜的天空乌云密布,寒风伴着细小的雪花洒下,却丝毫不能阻挡它的视力与听力。
做为猛禽,它可以轻易看到千米之内的细小事物,还可以听到一公里的声音,飞在天上,就能听到青草里老鼠穿行于草地的声音。
当然,也就能在楚国军营里,飞上几个来回,在还亮着的营帐里听一听,就知道阿江在哪里了。
楚军营垒要比秦军混乱的多,各帐里多有碳火,缩在其中发抖,巡逻的卫士们也大多是身着单衣,面色青白。
两相对比,猫头赢心中满满都是不屑。
很快,它在军营中心附近找到目标,无声地落到帐上。
“屈家粮草告急,前日父亲亲自去信于王上,王上出面,景氏才给出粮草十万石,但也仅够大军十日之用,”帐里传来项荣沙哑中带些焦虑的声音,“先生可有法子?”
“那诸封君是真的无粮,还是有所隐瞒?”严江缓缓问。
“屈家是九世封君,岂无积蓄?”项荣顿了顿,又苦笑道,“只是四十多万大军,粮草嚼用何其多,这般耗费,让屈氏不知何是头,自然有所保留。”
“是此理,耗费如此之大,屈氏自然心中焦虑,”严江点头道,“但唇亡齿寒,屈氏非是不愿,怕是,想要有所得罢?”
“不错,屈氏以景氏不助军用为由,想要景氏拿出中大夫之职,”项荣怒道,“都此时了,各家各族却皆有保留,不愿拼尽全力,还对父亲用军各种中伤,简直都是蠹虫!”
“这却是难了。”严江叹息道,“且让我想想。”
“拜托先生了!”项荣感激道。
严江点头,将他出营帐。
看他远去后,这才叹息一声,走入帐中。
李信看着这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将军,嗤笑了一声:“你为项荣做谋士,还真是亏了。”
这大骗子,要是去给楚王当臣子,怕是要不了几天,就像郭开一般把整个家国都送出去了。
“楚军这冬天,有些难过啊,”严江沉思道,“楚军多为南人,冬衣甚少,若要越冬,衣棉皆不能少,大为不利啊。”
南方楚地炎热,衣着多为丝麻,出兵更多是秋季,衣中多塞芦花稻草,没办法,禽羽太扎人了,而且鸭鹅羽毛大多都是军用,来做箭支,普通人过冬,除了碳,就只能靠抖。
说到这,他摇头道:“楚国,终是老了。秦,却正是壮年。”
当年楚国被商朝人从山西一路撵到河南,贴着周文王建国之后,便一心想要摆脱蛮夷之名,然而,在中原诸国都郡县集权之后,楚国却最守旧地照着周礼过日子,没救了。
李信正要说话,便见一只胖鸟儿掀帘而入,傲骄地扎进严子怀里。
陛下很满意,阿江又在夸它了。
便见严江微微一笑,说了句这是险地,然后打开门帘,把猫头嬴扔上天空,放下帘子,拍了拍手上的细碎的雪花。
第156章 昏庸【加番外】
这个冬天,淮北地比常年要冷一些。
楚人与秦相持已有十个月。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这几个月里, 项燕越发焦灼, 几次拍兵叩边, 但秦军就如同一群死人, 躲在营垒之后,对他们的叫阵毫无反应。
他当然也可以强攻,但攻城战靠的是优势兵力碾压, 且常要用上三倍数量才能将城中守军磨光。
但楚军在兵力上并无优势。
这样的日子里, 楚军大多练兵、吹牛、贴膘,若不是家中有妻儿老小可能在挨饿受冻, 他们其实是愿意在军营里就这样混日子的。
严江带着李信旁若无事地转了一圈楚营, 并没走太远, 只是了解一下楚人兵制、军阵,做下些记录, 然后给的项荣出了一个主意——请项燕上书, 让楚国去齐国借粮。
“如此可能成?”项荣想起齐楚之间八百年的恩怨, 觉得不靠谱啊。
“唇亡齿寒,齐国中必有名士能看出真意,再者, 也要看使者的厉害。”严江随口道, “国中不是商议与秦议各么,如果楚要愿意将贿秦之地割于齐, 齐国定是愿意借的。”
早在一个月前, 秦王就已经收到了楚国的国书, 公子负刍带来了楚王悍的亲笔信意思是楚齐到底是数百年姻亲,如今你打不过我也打不过你,差不多得了,我愿意把陈城宋地那一片好地方给你,大家各退一步,别掐了好不好?
这位楚考烈王弟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仁义王道治国,秦王看后听后,淡然将国书放到一边,赞了他说的道理,然后拒绝了他。
项荣无奈道:“如此膏腴之地予齐,诸君定然不服。”
陈城鲁地皆是楚国最好的地盘,给秦国大家服气,给齐国怕是会只愿意给三两小县之地便罢,绝不肯多给的。
严江简直想笑,这时候是争地的时候吗,这分明应是死也要把齐国拖上战军的时候啊,齐相后胜贪财好色,看得价码就是谁给的钱多,你们不想着搞好关系,反而嫌弃齐国弱小不想给钱,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他淡然地喝了杯水,诚恳道:“恕赵江无能,实在别无他法。”
他当然可以给出办法甚至可以亲自去齐国说事,搞不好还可以来一个严子自荐围秦求楚的历史佳话,但没必要,楚国嘛,早灭早完事,他还准备去齐国玩呢。
项荣也觉得整个楚国没人有这个本事去说服齐国,面色渐渐坚定起来,说楚国只要上下一心,定能度过难关。
严江宽慰两句,和他说起家中长子趣事,转移开话题,再顺势提出告辞之意。
项荣以为他是怕战场刀剑无眼,便没有挽留,只是希望他能回寿春,继续帮他费心粮草之事。
严江拒绝了,说这些日子周车劳顿,需要歇息一些时间,也得想想以后的打算。
项荣挽留两句见对方去意已绝,就同意此事,并且和他约定有空必然拜访。
就这样,严江带着随从李有成,悠然地骑着马离开了楚军大营,还得项荣的恭送。
等走远时,李信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项荣屹立的背影,想到将来定会战场相见,对方会是何等惊怒,一时竟有了些同情。
这是多倒霉,才会遇到严子这种妖怪?
在和“人”约定的事情上,严子并没有鬼话张口就来,说是去几日,那就是去几日,不会超过十天。
然后给大王做上几道吃食,拿出从平舆城顺手带来的锅盔,放在桌案上,说这是专门为了支持他大军而做的军粮,准备把这事揭过去。
秦王自认也不是什么小气之人,自己胸襟广阔,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了。
正好是夕食之时,秦王弃了桌上的汤菜,品尝了阿江带来的美味。
死面做的大锅盔的味道难以言喻,秦王咬了一口,沉默半晌,抬头看着阿江,神色冰冷无情。
“此物,要就得热汤喝。”严江熟练地拔出秦王的佩剑,劈开几块小饼,轻巧地坐到他身边,叼着一块泡热汤的饼,递到他唇前。
“嗯!”严江凑得近了些,微微抬头,还眨了个眼。
秦王哪遇到过这种情趣,一时脸色微红,有些矜持地咬了一口。
味道果然不同,嚼着很甜,还有肉汤的鲜美,吃着也不烫,有嚼头,看着阿江期待的模样,就很下饭。
于是满意地一口口吃完,并且在严江喂完一块,低头捏脖子时悠然道:“寡人劳碌饥渴未角,卿岂可半途而废?”
再示意阿江投喂。
严江微微一笑:“那若饱了王上,岂有奖赏?”
秦王眉角微扬,说不出的张扬恣意:“欲赏已有七日矣。”
蒙毅已经悄悄从殿内挪移到殿外,感觉自己是不是可以请命外放了,这日子过着,他总觉得很危险啊。
玩闹一阵后,秦王拿出驿站的程目,严江走这几日,他招群臣议事,已经基本有了大略想法,严江认真看后,边钦佩秦王在政事上的眼光,一边认为不可一蹴而就。
“应取一地试行,再逐一推广,”严江指尖掠过咸阳与洛阳、大梁之间的线路,“此处繁华,商贸易行,不如自此而起试行半年,再做推陈?”
</div>
</div>
↑返回顶部↑